本次作为院部学生会主要负责人,很荣幸这次有机会参加省扶贫办组织的宁乡“情牵脱贫攻坚”,为期15天。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思考,我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对扶贫攻坚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乡村文明也有了一个更好的认识,我想这对即将毕业参加工作的我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走访调查了三个省贫困村,为沙田乡宝云村、沙田村、石笋村。

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增加扶贫投入,出台优惠政策措施,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这是习近平同志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言。
以下是我本次学习感悟:
一、如何认识精准扶贫:1.精准扶贫的基础是摸清底数。就是要做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明、底数清。2.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制定好帮扶规划。做好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3.要在摸清实际的基础上,找到可以持续发展的业务带领贫困户脱贫,村民致富。4.精准扶贫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洁。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5.精准扶贫的根本是自我提高。思想扶贫非常关键,要注重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挥自身潜力,依靠自己走向富裕。

二、如何打开农村思维:宁乡县域经济实力相比长沙其他地方较弱,教育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比较单一,综合指标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通过此次培训,认识到一味的闭门造车不能转变农民的生活条件,现阶段农民的脱贫致富,除了依靠国家扶持外,更重要的是自食其力,拓宽路子。可从过去主要依靠土地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提高效益、扩大就业,从依靠农业转向依靠特色经济和劳动力转移。
(一)因户施策开展技能培训,思想扶贫增强就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定点定向培训为重点,开展家电维修、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可使每个乡镇每个村组都有一批农村致富产业发展的技能型带头人。
(二)因地制宜依托产业带动转,就业扶贫拓展收入渠道。推进农业生态园、工业园区等项目建设,搭建更多就业平台,依托旅游景区、农家乐等,组织农民从事餐饮服务、旅游、产品销售等工作,以拓展他们的收入渠道。

(三)因势利导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建立长效扶贫模式。大胆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合作股份的形式,让贫困农民多渠道增加收入。
(四)引导农民创业示范转,发挥金融扶贫作用。优化返乡创业环境,梳理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综合运用扶贫贴息、财政补助等扶持政策,吸引农民返乡投资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带动贫困户自主发展就业创收,以此来促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

三、如何做好精准扶贫:要做好精准扶贫,必须深入一线,逐村逐户面对面的了解实情,对贫困村的基本情况、贫困状况、致贫原因、基层组织建设情况等做到胸中有数,按收入等次等相关指标准确衡量划定贫困户。对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经济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帮扶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掌握,确保对象精准。二是要建档立卡。将划入贫困户的群众登记造册,以便进行动态管理。同时将年度减贫任务明确到户、到人,并明确年度计划脱贫人口数和做好相关公示工作,切实为开展精准帮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生活困难的人在压力面前总是处在低谷阶段,他们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命中注定要受穷,再怎么努力也没用。有了这种思想,他们失去了自立自强的精神,缺少雄心壮志和苦干创业精神,所以我们不仅要做好他们的经济脱贫工作更要做好他们的思想脱贫。
编辑:胡永东 | 审稿:书瑶
有态度 有深度 有温度
☎ 15173171997 ✉942024696@qq.com
投稿&微信:1517317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