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软件学院
大学生暑期精准扶贫专题报道系列之—胡永东
发布时间:2017-07-31  浏览次数:

   

扶贫日记(一)

初进沩山 

今天是来到宁乡沩山乡扶贫的第三天,在村书记的带领下,今天走访了20户人家,一个落魄的山村经过改革的洗礼渐渐脱贫,回想永州老家与宁乡,同为贫困山村,这里的政府领导精准扶贫到每户,认真负责,听村书记说练红书记曾到此调研,村里在短短几年取得如此成绩,我们走访的是还未彻底脱贫的人家,但是在乡政府和村委的热心帮助下,生活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调研过程中听到的都是老百姓夸政府的词语,体现了政府的好政策,也让我想到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从人民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

相比城市的繁华,再看看这宁静的乡村,没了纷争,过着世外人家的生活,淳朴的民风,能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给了我太多顿悟,有人想不断往上爬,却不知道自己也曾是最底层升上来的,不忘初心,无论如何,以后去往哪里,都不要忘了最初那个属于自己的地方。

虽然对于宁乡的方言听的不是很懂,但能看出来他们为生活的辛苦而辛勤劳作,其中不乏一些孤寡老人,看到我们来了,很是欢喜,我们都提倡老有所依,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

走过山路,也看过很多风景,但那段时间,那个瞬间,是难忘的。
                                                           2017年7月20日

 

 

 

 


 

 

扶贫日记(二)

经风雨  悟人生

今天是来到沩山乡的第五天,袁老师家里有事回家了,跟我在一起的学弟因为回宁乡拿东西也走了,今天是周六,不用调研和走访,但总觉得闲着要找点事干,太阳很大,下午我选择在室内看看文章记点东西,偶尔跟沩水源村的邓书记聊到了以前毛主席做社会调查时的故事,颇受启发,想想我们现在。去调研要村委干部带路,不然自己找不到别人也不认识,想想毛主席那个年代领着包,就是走,没钱吃饭就去蹭,帮村民干活,只要饿不死就行。

一九一七年暑期,毛泽东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当时,他们身无分文,却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当时毛主席是走路,现在的我们去调研要坐车,当然现在条件好了,工作任务也做的快,现在的生活都是共产党用献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的我们大部分都已经衣食无忧,还有些人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仍然过着拮据的生活,说实话我自己家也挺穷的,这两年才建了一个二层楼的房子,欠了五六万,没装修,但是跟扶贫对象比起来也稍微好点,至少不用跟别人抢扶贫名额。

晚上,去了沩山乡风景区散步,这里风景很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干净整洁,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一座乡镇的美好发展,离不开这里的文明富强和政府干部的辛苦付出。虽然很遗憾很快就要走,但挺开心在这里经历的人和事,学到的、经历的往往比听到要感受得多!
                                                                                        2017年7月22日

 


 

  

 

扶贫日记(三)

大学暑末  走在同庆

上周调研完沩水源村后,休息调整了两天,最近烈日炎炎,似乎老天爷不是那么尽人意,但那又何妨,既然无法改变天时,那我们就尽量去完善地利人和,如果没有挑战,那么这次活动将变得毫无意义。

走到第一户人家时,叔没穿上衣,赶紧回房间披上了一件上档次的衣服,这里的人很热情,每到一户人家,都是泡茶给我们喝,不好意思拒绝便把茶放在了旁边,叔跟我们说前阵子洪峰来时,家门前塌方了一个大洞,所幸没出现人员伤亡,虽然没听懂太多,但是感觉挺不容易的,幸好有政府得帮扶,才得到生活的改善,随后又走访了几户人家,看着房子墙壁刚被洪水洗刷的印子,桥梁塌陷,农业坏死,一幕幕触动心,经过一所敬老院,听村干部说里面也有几个贫困户,于是就带着慰问的心去调研和关怀。

其中一个老大爷,看到我们来了很是开心,当我们凑近去交流时,发现老大爷耳朵不好使,说的话不大听的清,但他很热情的把凳子一张张的搬在我们面前,我其实知道他虽然听不清,但看的出来这位老大爷已经很久没人跟他交流,因为耳朵的原因,也听不清别人跟他说什么,但我也看的出来,老人家心态很好,穿的衣服很干净,很像一位退休的老干部,和蔼可亲,我们使劲大声说完后,就跟他告别了,他在门前一直笑着看着我们,这也许就是一位老人家的满足。

经过洪峰的洗礼后,也希望宁乡在各大地方政府和市委的帮助下重新恢复往日的风光,还这座城市一片宁静之乡!
                                                                                         2017年7月24日

 

 

 


扶贫日记(四)

扶贫有心祖塔有情

今天来到了第三个村,祖塔村,走访了29户,不顾日夜,废寝忘食,在走访和调研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传闻和灾后给人民带来的伤害痛楚,今天遇到的有一户被冲走了一个人,把我们拦着跟我们诉说家里的情况,其中不免有些同情,现在的我们做不了什么,也不能帮助,唯有同情和安慰。

深入山村后,顶着太阳一户户去走访,得到的大多是对政府称赞的声音,今天有一户特别的贫困户,户主有两个女儿,看着来是很幸福的事,结果生下来便被查出是智障,不能自理,相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总是抱怨生活多么不公平,其实当我们总是习惯跟优秀的人相比,但如果缓过头来,与这些贫困人家相比,我们应该感谢父母和感谢命运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知足常乐,既然我们没有别人那么优秀,我们就应该慢慢学会学习,积累经验,就像我在朋友圈看到的,每个人都不容易,如果你很容易,那是因为有人替你承 担了那份不容易。

很累,忙到凌晨才整理完资料,但总觉得今日事今日毕,所以还是花几分钟时间坚持写日记。也许几年或者几十年后,都将成为人生道路上美好深刻的记忆,晚安,宁乡!

                                                                         2017年7月25日

 

 


扶贫日记(五)

温暖送心   激励前行

今天还是那么热,袁老师开着玩笑说前阵子刚抗洪,现在又抗旱,就是这样的一座县城,顽强不屈,老天虐我千百遍,我还是把太阳当初恋,虽然已经晒的黑不溜秋。

中午,听闻有校领导来看望,于是早早起来准备了几手资料,心想能够让领导看到我们不是来玩的,我们也不是娇生惯养的,我们是来深入扶贫调研的,杨处长和夏波副处长来了后给我们带来了深切慰问,很感动,虽然累,但值得。

在扶贫专干的带领下,今日走访了15户,每走进一家,村民很热情,讲述了很多政府的好政策,以及扶贫后家中和村里的样貌大改革。

一栋栋排列有序的建筑,也让我想到了习总书记说的,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贫困户将越来越少,直到全面脱贫!

                                                                              2017年7月26日

 

 


扶贫日记(六)

激扬青春 不负韶光

忙碌几天的调研后,看了下自己与刚来时的确判若两人,黑了很多,总觉得回去后会不会黑的晚上都看不见自己了。

今日在村委会整理了贫困户的档案,发现很多都是因病致贫的,所以说身体健康有多重要,一场大病会成为全家人的负担,甚至于击垮这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

那陌生的城市(宁乡),在地图上指出时,你所经过的同他所经过的也可以有极大的距离,你同他当时的情形也可以完全的不相同。但是在这里,个别的异同似乎非常之不相干,相干的仅是你我会彼此点头,彼此会意,于是也会彼此地笑笑。

                                                                                2017年7月27日

  

编辑:胡永东 | 审稿:书瑶

有态度 有深度 有温度

☎ 15173171997      942024696@qq.com

投稿&微信:15173171997

 

 

版权所有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联系地址:长沙市雨花区圭白路16号
管理员信箱:admin@hncpu.com 湘ICP05000484